創會源起
近年我國經濟呈現滑落現象,究其主因含括:外在國際景氣不佳、兩岸經貿優勢消長;內在國內投資環境弱化,導致出口停滯,政府支出與民間消費負成長、總體競爭力下降,國家發展減緩。
管理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認為21世紀前50年的重要趨勢是:人口結構的變遷、知識經濟的興起,以及全球化等三大趨勢。
在人口結構的變遷方面,台灣勞動人口佔人口的比重,在今(2015)年到達74.4%的高峰之後,就開始下降。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明顯的技術進步,目前這種產業結構下的台灣經濟將進入減速階段;伴隨而來的是政府租稅、健保、年金…等收入的下降。而兩年後的2017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14%,進入老年化社會,社會福利、健保、退休年金等支出即將大幅上升。這些由於人口結構變遷帶來的挑戰,有一部分是可以透過教育政策來克服。
但過去教改的錯誤,卻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廣設大學與技職教育的崩壞,使目前勞動供給呈倒三角形狀態,而社會、產業需求卻是正三角形。這不但造成目前白領階級供過於求,更是大學畢業生薪水,一直在二萬多附近掙扎,以及高階人才不得不遠走他鄉的主因。另一方面則是藍領階級供不應求,以致每年需進口四、五十萬外勞,造成「失業」與「缺工」並存的現象。
在知識經濟的興起方面,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生產環節智能化、自動化或機器人化,即將帶來第四次的產業革命。世界重要工業製造國紛紛提出因應戰略,例如2011年德國的「德國工業4.0」、美國2009-2012年提出的「物聯網」(IoT)、中國在2015年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在全球化方面,近年來世界貿易組織(WTO)進展不大下,各種類型的區域經濟整合取而代之,人才、貨物、跨境服務在區域間的自由流動。以上區域經濟自由化,結合前述生產的智能化、自動化,將使得靠OEM、ODM等代工生產的產業模式,面對空前的挑戰。
面對以上因人口結構變遷、知識經濟,以及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重振服務業、商業的發展是重要策略之一。
鑑於上述令人憂心之發展,平沼與台北市商業會王應傑理事長、台中市商業會陳文欽理事長等有識之士及好友,共同發起創立「台灣商業聯合總會」,以拓展我國經濟互動、提升國內整體商業服務品質,並促進我多元商業發展為職志;並以社會團體組織型態,突破商業團體法會員資格之制肘及缺乏橫向交流之困境,期許開創一跨領域、全新樣貌之商業服務平台。
本會於今(104)年9月中旬由內政部核准籌設,謹承商界好友共襄盛舉,短短月餘招募團體會員六十餘家、會員代表二百餘人。面對區域經濟方興未艾與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台灣中小企業必須以更具彈性方式來加強自我競爭力,加入自由經濟體,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平沼衷心期盼,藉「台灣商業聯合總會」之成立,為台灣企業邁向國際化,盡綿薄之力。未來,本會將以創新商業思維模式來推廣商業活動、提升商業服務品質、促進商業經濟活絡、健全商業發展為目標,強化台灣企業與國際之接軌,尤以海峽兩岸之商務交流為首要。
平沼自民國72年當選商業團體立法委員(三任九年)投身商界公益以降,歷經成立「海峽兩岸商務協調會」,首開海峽兩岸商務交流之先河,並擔任台灣省商業會理事長共四屆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共二屆,先後歷經三十餘載。此次有感國家振興之際,特與好友共同創立「台灣商業聯合總會」,為我國經濟永續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敬盼各位會員代表先進,對於本會之成立給予鼎力支持與鼓勵,讓我們一起攜手,為台灣商業之前景發展共同打拼!深耕台灣、佈局全球!